圍繞助推中西部臺企高質量發展建言、為促進兩岸數字產業合作支招、建議完善臺胞信用體系建設……在民革中央擬向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提交的提案中,有多件提案建言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據了解,多年來,民革中央充分發揮對臺工作的黨派特色,圍繞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臺商臺企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等內容,開展多項涉臺課題調研,形成了一系列參政議政成果,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助推中西部臺企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中西部地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對臺大政方針,為臺資臺企發展提供優質服務,企業注冊數量和投資總額節節攀升,投資洼地、興業沃土效應日益顯現!
目前,中西部臺企持續健康發展,富士康、旺旺、康師傅、國泰等大眾耳熟能詳的臺企陸續在中西部地區“安家落戶”,不僅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有力助推了當地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和對外開放能級提升,還在決戰脫貧攻堅和促進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中西部地區落實“一帶一路”的突出亮點!
中西部地區資源稟賦獨特、市場潛力巨大、生產要素成本相對較低,但與東部地區比較仍存在一些有待提高之處,營商環境尚需進一步優化!
為此,民革中央擬提交《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助推中西部臺企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建議多措并舉,激發市場經濟活力;補鏈延鏈,強化產業創新發展;提升金融支撐能力和支持臺企合力!
“強化‘放管服’改革舉措在中西部地區的有效落實和創新優化,最大限度方便臺企辦事!碧岚钢赋!
針對產業創新發展,提案提出具體建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加快中小微企業梯度培育,引導中西部地區企業做優做強,形成產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圈”;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圍繞電子信息、人工智能、商貿物流、特色農業等先導型、支撐型、優勢特色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創新發展的同時,實現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在提升支持臺企合力方面,提案建議完善政策措施網絡推送機制,全方位開展涉臺投資保護、營商環境優化等法律法規普及宣傳活動,借智借力多角度提高中西部地區臺企的服務效率和質量。
促進兩岸數字產業合作
臺灣數字經濟產業發達、資源豐富,其產業優勢與大陸戰略需求高度匹配。邁入“十四五”,臺商在大陸的產業布局逐漸向服務業拓展,尤其是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一輪臺商投資熱潮正在形成!
通過調研,民革中央了解到,目前,兩岸數字經濟融合示范區、兩岸數字產業合作區等相關合作發展平臺已在福建、湖南、浙江等數個省份陸續建立,新金寶、富士康等臺灣數字產業龍頭企業入駐園區,成為促進兩岸經濟融合,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紐帶。同時,兩岸數字產業合作還存在一些不足。此外,民進黨當局刻意阻撓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造成一定的人為干擾!
在擬提交的《關于促進海峽兩岸數字產業合作的提案》中,民革中央建議從頂層設計著手,聚焦數字經濟重點領域,以海峽兩岸數字產業合作為契機,積極探索產業技術和產業結構升級路徑!
提案提出,要因地制宜,科學設計產業聚落。除了已引入或待引入的“大象”企業,也要研究考察產業鏈節點的“小巨人”,精準引入專精特新企業。以長遠眼光布局,預留入駐空間,超前考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圍繞建立成熟的“引育留”環境,提案建議培養專業管理團隊,建立梯度人才培育制度,加強與科研院所、高校等產研合作,引進臺灣師資和課程以及臺灣成熟的技術團隊,落實配套服務,完善人才激勵分配機制,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下。提案還建議拓寬渠道,深化涉臺融資服務。
完善臺胞信用體系建設
臺商臺胞是大陸經濟社會建設的一分子,也是兩岸融合發展的直接參與者。落實金融領域同等待遇,積極推動臺商臺胞信用體系的完善,既是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必要舉措,也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讓臺胞更好融入大陸的重要措施!
民革中央在擬提交的《關于總結金融授證經驗,完善臺胞信用體系建設的提案》中表示,近年來,福建將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的試點及推廣作為重要的創新舉措,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經驗為將臺商臺胞全面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了可行路徑,可適時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推廣。
提案提出以“一網通辦”平臺為基礎,整合提升臺灣居民居住證功能;搭建臺商臺胞信用服務及資源平臺,形成與金融服務專業機構良性聯動機制;加快臺商臺胞征信服務市場建設,推動信用產業多元化發展等建議。
“以‘一網通辦’平臺提供的服務事項及功能為基礎,全面深入排摸與居民日常民事活動相關的各類公共服務性網站,通過將該類網站端口集中納入‘一網通辦’平臺,或通過注冊信息共享等方式,切實有效地便利臺胞獲得更多金融服務。”提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