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浙江
念茲在茲 無日或忘 ——民革浙江省委會幫扶改造董地鄉石關組的300多個日日夜夜         2025年04月02日14:14

烏蒙山區曾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地處烏蒙山區腹地的畢節市納雍縣董地鄉更曾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2018年底,民革浙江省委會在民革中央牽線搭橋下與董地鄉結親結緣,主委吳晶第一時間帶隊組織各地市主委共赴董地鄉考察調研,在去的路上,她就在思考一個問題——當地鄉親最需要什么?民革能做些什么?

懷揣著全省黨員的愛心,肩負著經濟大省的使命擔當,民革浙江省委會傾全省民革之力在董地鄉集中實施了三輪四十余個幫扶項目,幫助董地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在納雍全縣完成脫貧攻堅的歷史目標任務后,民革浙江省委會又馬不停蹄地實施“千萬工程”和富民產業助力董地鄉鄉村全面振興。七年寒暑更迭,七載奮斗不懈,民革浙江省委會用實際行動和幫扶成效交出了一份跨越山海的亮麗答卷。

要把石關當作家鄉來建設

第一次到石關,民革浙江省委會調研組一行便被眼前景象震驚了,村內主干道坑坑洼洼,家禽家畜糞便隨處可見,路面污水橫流,多幢房子建建停停、風吹日曬,路邊堆滿磚瓦泥沙,村內沒有公廁,有260多名學生的石關小學,使用的是旱廁,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蠅蟲亂飛。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只是第一步”,在去年石關組鄉村振興示范點項目開工儀式上,吳晶強調,“要把石關當作家鄉來建設,不僅僅要開展環境整治景觀提升,還要立足群眾需求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優化鄉村發展空間,提高群眾收入水平,努力實現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三美融合’?!?/p>

正是秉承著這一理念,省委會委托鄉村規劃設計師團隊對石關組空間及業態進行統籌謀劃,形成了詳盡的設計方案,涵蓋公廁修建、老建筑改造、特色建筑修繕、廣場、院落、學校、沿街景觀優化提升等工程項目。石關組是苗族同胞聚居地,現有村民201戶,人口1021人,其中苗族占比98%,民族特色鮮明,設計團隊在設計中融入苗族元素,展現原汁原味的苗族山寨風情。

為了將項目做實做細做好,省委會牽頭建立工程組和設計組,并與董地鄉村兩級建立交流平臺,對項目實行清單化管理,及時收集村民意見,定期匯報項目進度,形成閉環。

“要用好每一分錢,不辜負黨員的一片愛心”,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劉凈非在項目推進會上表示,改造用的508萬資金全部來自黨員的愛心捐贈,工程質量不達標要堅決停工整改,設計方案有誤差有變化要及時調整,為加強專業化管理,省委會委托設計公司員工孔峰駐村開展工程指導和監督管理,確保工程保質保量。

拆舊房,先要拆“心墻”

村莊改造是個系統工程,改造之難不在工程技術,而在凝聚人心。這關系到村民切身利益,尤其當工程觸及農戶視為根基的"一畝三分地"時,村民就會產生不解與質疑??追寤貞洠骸暗谝淮芜M村時,村民的眼神里滿是疑慮。但我知道,只有行動才能贏得信任?!?/p>

村民大會

省委會在項目立項之初就提出,要做好共建共享,結合民族鄉村實際,發揮村民主人翁作用,調動各方積極性,董地鄉村兩級干部連同省委會工作組白天量房測繪,晚上挨家挨戶入戶談心。在前期施工中,項目經常會遭遇一些困難和問題,社會服務部負責人吳孔龍通過遠程開展聯絡協調,會同工作組認真分析原因,耐心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在工作組的堅守與帶頭下,村民群起響應,主動幫助施工隊維護秩序,更有村民主動讓出土地用于整治,在爭議與奉獻的交織中,和美鄉村石關逐漸成型。

石關組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吸引了隔壁村組羨慕圍觀,也在石關組內引發了返鄉潮,外出務工村民紛紛返鄉一探究竟,看到村內發生的變化,村民紛紛跟風開展了庭院微景觀改造,在浙江金華務工的李發恩將自家已經停建多時的樓房,蓋成了兩層小樓,他說,“以前在城市打工,覺得鄉下環境差,一直猶豫要不要蓋房,現在石關建的這么美,我都想早點回鄉養老了”。

據了解,此次改造項目增加6米高太陽能路燈20盞,太陽能園路燈7盞。新建廣場公共廁所一棟,村民合作社廁所一間,庭院改造混凝土硬化570 平方米,排水溝改造120 米、排水溝現澆混凝土蓋板220平方米,路面拓寬澆筑混凝土 375平方米,紅磚矮墻347米,石砌擋土墻285立方米,花壇620米,栽種了灌木、喬木765株,綠化植被492平方米,安裝了健身設施、宣傳欄,噴制了苗族墻繪,新設一老一小活動中心,完成石關小學旱廁改造,小學操場地坪改造2050平方米,跑道及籃球場硅膠1040平米,外墻面粉刷、涂料近2萬平米,光伏安裝20組共580塊光伏板,預計并網發電后每年可創收16萬元。

施工現場

“一老一小”,時時放心不下的牽掛

“一老一小”是每個家庭最柔軟的牽掛,也是省委會幫扶改造石關組最需要關注和傾注心血的群體,省委會先后在董地鄉實施了健康義診、遠程醫療指導、冬衣捐贈、理化生實驗室改建、課桌椅捐贈、名師送教、教學LED無影燈改造、暑期夏令營、“開卷有益”書籍捐贈、微心愿等幫扶項目,為老人和孩子們送去了溫暖,幫助孩子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

村口今昔對比

校園今昔對比

針對石關組留守兒童和老人較多的實際,吳晶特別指出,“要在基礎設施提升、村民服務中心建設、活動廣場改造等工作中,關注老年人和兒童的實際需求,注重細節,注重實效。

廣場今昔對比

村容今昔對比

新修建的一老一小活動中心,不僅配備了兩臺按摩椅、血壓測量儀等常用醫療設備,還安裝了兒童滑滑梯等系列游樂設施,活動中心專門開辟了一間兒童閱覽室,為村里兒童打開了閱讀興趣之門,活動中心屋后公園修葺一新,成了村里老人閑暇遛彎嘮嗑的好去處。

村民李海滿心歡喜地表示:“老人和兒童活動中心真是個好地方。老人能得到放松休息,孩子們既能學知識又能玩耍,我們出門打工也能更放心了?!?/p>

一老一小活動中心

只有產業強,才是真的強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產業強則百業興,石關組要實現真正振興,離不開產業“自我造血”。省委會借鑒浙江以“千萬工程”牽引縮小“三大差距”的經驗,依托當地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打造“三鏈融合”模式,加快綠色發展:通過擴大“種植鏈”拉“靈芝上山”,推進“文旅鏈”引“貴客進山”,建好“加工鏈”送“納貨出山”。

“靈芝種植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孫老師毫無保留的技術指導?!边@是玉龍村黨支部書記周元江常說的一句話。他口中的孫老師正是衢州民革黨員孫友業。

2022年,周元江在省委會幫扶下,組織村民開始試種靈芝,經過三年的技術積累,選種、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經驗都相對成熟,在此次鄭建邦偕與會人員到石關組調研期間,周元江獲聘民革納雍“林下經濟”幫扶項目技術指導員。衢州黨員企業與其簽訂靈芝孢子粉認購協議。下一步,他們還將在全鄉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歡迎大家加入浙里同心·博愛工坊。”民革衢州市委會副主委、民革龍游基層委主委李華琴正熱情地向石關組村民介紹博愛工坊幫扶項目。她表示,博愛工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能有效吸納農民就近就地靈活就業,重點面向下山搬遷戶、留守婦女、低收入農戶。

已經加入博愛工坊的村民沈慧被村民團團圍住打聽收入情況,“不像外出打工還要支付房租水電,吃住在家,還能兼顧家庭,每周工作40小時,預計月收入可在1500-3000左右?!鄙蚧鄣慕榻B讓不少村民意動。

博愛工坊

浙里同心·博愛工坊通過“企業送單、工坊派單、農戶接單”模式帶動村民開展來料加工,以“學習+試工+上崗+幫帶”模式服務村民就業,是農村閑置勞動力就業的新渠道、增收的新希望。

石關組改造將于四月正式完工,但民革幫扶董地鄉的故事仍在續寫。青山為證,同心同行,民革浙江省委會用“浙江經驗”嫁接“苗寨基因”,讓“富春山居圖”在烏蒙山麓徐徐展開,石關組的振興長歌,正隨風傳向更遠的山巒……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o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
  • 国产一级****爱做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