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民革浙江省委會第31期“之江同心·兩岸一家親”祖統沙龍暨“華燦·尋中山足跡 探中華文化”臺灣青年參訪交流活動走進浙江嘉興。來自島內各界30多名臺灣青年以及民革嘉興市委會黨員參加了此次活動。
嘉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民革嘉興市委會主委邢海華致歡迎詞。
▲ 參觀嘉興起義史料陳列館
嘉興子城遺址公園歷史悠久,從三國黃龍時期到清末宣統年間,一直都是地方衙署所在地。民國肇始改為兵營,曾經作為蔣經國系統青年軍的重要基地。仰望百年譙樓,穿越中古甬道,臺灣青年圍著儀門遺址坑細細探究。五代吳越國的席紋鋪磚,盡管歷經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其精致鋪法依然清晰直觀。幾排民國兵營修舊如舊,走進嘉興起義史料陳列館,臺灣青年聽著民革黨員馮杰講述的蔣經國與民革前輩賈亦斌的交往故事,深入了解嘉興起義的歷史背景與重要意義,紛紛感嘆時代洪流滾滾向前,兩岸青年自當乘勢而上,順勢而為,百舸爭流,攜手共進。
▲ 海寧鹽官觀潮勝地公園
錢塘江畔的海寧市鹽官古鎮春意盎然。面對壯闊的錢塘江,首次來到大陸、來到浙江的90后女生宋浩兒、江芷伶興奮不已,架起支架拍個不停,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分享美景,分享美麗心情。占鰲塔下,講解員述說乾隆皇帝與海寧鹽官的種種傳說,臺灣青年和民革黨員共同觸摸兩岸同根共源的文化印記。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大家心懷敬仰之情,追尋孫中山先生足跡,聚集在孫中山觀潮樓臺“中山亭”前合影留念?;叵?916年9月,孫中山、宋慶齡等人應邀來到海寧鹽官觀潮,留下珍貴墨寶“猛進如潮”,如今以牌匾形式高懸“中山亭”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勇毅前行。
金庸故居位于海寧市袁花鎮,白墻黛瓦,古樸典雅,有著典型的江南晚清民居建筑風格。“文心俠骨赤子情”,金庸先生的作品享譽海峽兩岸,通過作品將中華文化廣泛傳播海外,在全球范圍內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各種影視劇至今仍在改編拍攝,臺青王俊民、何冠漢、郭彥南表示,金庸先生的作品伴隨著自己的成長,幾乎看過所有的作品和影視劇,他們在現場饒有興致地拿起道具弓箭,模仿《射雕英雄傳》中郭靖彎弓射雕的動作,引來眾人陣陣喝彩。文創區域擺放著許多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天龍八部》《俠客行》《神雕俠侶》……不少臺青如數家珍,非常認同金庸先生所弘揚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
▲ 參觀金庸故居
“子城遺址公園和嘉興古城壯觀宏偉,保護得當,記錄了嘉興歷史文化的變遷,專業的講解讓我們對嘉興有了更深的認知”“嘉興既有江南的婉約,又有錢塘江潮的驚心動魄,這是迄今為止浙江省內我最喜歡的千年古城”“對孫中山在海寧鹽官觀潮的歷史故事印象深刻”“學到了很多教科書上沒有的歷史和文化知識”“非常崇敬一代文學宗師金庸先生,這次有幸參訪金庸先生出生和少年成長的地方,勾起了小時候熬夜看武俠小說的回憶”……參訪結束,臺灣青年紛紛感嘆,此行既走進了長三角中心城市嘉興,結識了不少新朋友,也增加了他們對歷史掌故的了解,增進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收獲滿滿。
本次活動由民革浙江省委會、民革嘉興市委會、浙江隨音游文旅有限公司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