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民革天津市委會在團結大廈召開2025年度參政議政工作會暨優秀成果通報會,市委會專職副主委王紅梅主持會議。市委會副主委孫曉光、耿延候,秘書長周潮洪出席會議。民革天津市委會對口聯系單位天津市民政局二級巡視員郭勐,天津市農業農村委黨群工作處處長郭樹森、副處長高新穎,天津市司法局政治部干部處副處長付少徉應邀出席。民革天津各區(工)委會和市直屬基層組織主委、分管參政議政工作的副主委,市委會智庫專家,各區骨干黨員和專職干部,市委會部分專委會委員、優秀成果作者代表等近90人參加會議。
會上,王紅梅作2024年度參政議政工作總結并部署2025年度工作。她說,過去一年來,民革天津市委會堅定不移踐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聚焦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密切關注的重大問題和涉及人民群眾的民計民生問題,舉全黨之力抓參政議政,履職效能持續提升。一是抓好關鍵環節,提高政黨協商實效。參加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層協商會議5次,建議被政府相關部門采納。二是圍繞中心工作,提升議政建言質量。全年直報建議5件,全部得到市領導批示,其中兩件得到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三是發揮界別優勢,增強政協協商質效。向天津市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提交集體提案42篇,重點督辦提案6件,其中主席督辦提案2件,專委會督辦提案4篇。四是加強能力建設,參政議政能力提升。全年提交社情民意信息172篇,2篇被中辦采納,8篇獲全國政協采納,16篇獲民革中央采納。
王紅梅部署了2025年重點工作,她說今年民革天津市委會將以“履職能力建設年”為抓手,著重謀劃好“一把手工程”,結合特色優勢,持續增強履職實效。一是高質量開展調查研究。確定20個市委會重點調研課題、80個市委會調研課題,把握好選題調研、論證分析、成果轉化等關鍵環節。圍繞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組織好8件直報件。二是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深化與天津市社科院、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天津南開大學、天津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等單位的合作,推動聘任一批市委會參政議政專家智庫,積極走訪對接天津市司法局、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和天津市民政局等對口聯系單位,深入開展聯合調研與政策協商。三是持續創新履職機制。積極參加民革中央年度調研工作,開展市委會與各區級組織、直屬基層組織的聯合調研,完善專委會課題調研機制,圍繞“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與民革北京市委會、河北省委會精心組織舉辦第七屆中山論壇,圍繞“助力天開園高質量發展”舉辦好中山議政會,參加四直轄市民革組織參政議政工作聯席會,進一步推動與民革其他省級組織參政議政工作的聯合互動與成果分享。
會上,耿延候通報了市委會2024年度參政議政優秀成果。此次共評選參政議政優秀成果158項,其中一等優秀成果20項,二等優秀成果27項,三等優秀成果111項,優秀成果作者90人。市委會領導為到會的54名優秀成果作者代表頒發證書。
會上,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民革天津市委會科信委副主任于良,民革天津市委會社法委委員、天津市紅橋區司法局辦公室副主任孫偉利代表優秀成果作者,就如何開展參政議政工作和撰寫社情民意信息作經驗交流發言。
周潮洪受齊成喜主委委托傳達講話精神。她說,參政議政工作是參政黨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工作職能,是檢驗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主要標準。過去一年,民革天津市委會參政議政工作穩步推進,取得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精心籌劃,精準選題,參政議政整體效果突出;二是服務大局,突出特色,重點領域精準發力;三是增進合作,打造品牌,民革影響不斷擴大。面對參政議政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要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實干,與時俱進。一要堅定政治方向,增強參政議政意識。時刻牢記多黨合作的“根”與“魂”,加強自身建設,強化政治認同,積極履職效力。二要堅持質量導向,提高工作能力水平。深入貫徹民革十四屆十次會議精神,把履職思路和工作重點與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相結合,發揮優勢特色。三要保持隊伍活力,強化人才發掘培育。充分發掘培養能力過硬、情懷深厚、擔當作為的高水平議政骨干,為干事創業提供堅實基礎和智力支撐。市委會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充分發揮民革自身特色優勢,圍繞“一個戰略牽引”“四個善作善成”等重要要求,緊扣天津市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三新”“三量”等重點任務,為助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