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是大多數患者住院、家人陪護的真實寫照,如何有效緩解這樣的焦慮?
1月20日,在貴州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七聯組討論會上,貴州省政協委員、民革貴州省直一支部主委、貴州省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蔣海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凹覍贋榱伺阕o患者,工作生活兩頭累;護士配置缺口嚴重,更是難以滿足患者需要。”蔣海波說,兩難之下,無陪護病房作為一種創新醫療服務模式。
何為“無陪護”病房?“無陪護”并非無人陪護,而是由經過專業培訓的醫療護理員與醫護人員密切合作,代替家屬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生活照護等服務,是應對老齡化、少子化社會的一項積極探索。
實際上,“無陪護”病房并非新事物。早在2010年,原國家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中,提出“不依賴家屬或家屬聘護工照顧患者”。
當下,“無陪護”病房之所以會再次受到關注,是因其切中了當下的現實痛點。
“隨著我省老齡化程度加深和住院老人增長,住院陪護問題已經成為廣大病患家庭的現實問題,特別是8090后獨生子女群體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笔Y海波認為,如果能建設推廣“無陪護”病房,就能有效緩解患者家屬“分身乏術”的狀態。
在調研中,蔣海波還發現全省三甲醫院提供一對一服務的護工價格是每天180元至300元,節假日收費會有上浮,高額的護工費用對普通家庭來說壓力不小,尤其是獨生子女夫妻“421”家庭。此外,貴州省還有600萬在外務工農民工和父母子女分居兩地的群體,面臨同樣困境。
那推廣無陪護病房,有哪些好處?蔣海波舉例——
“可以看到,福建、浙江、天津等多省市已開展‘無陪護’病房試點服務,并形成科學完善的管理方案。其中,福建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此服務,有效緩解了家屬陪護壓力且相較自聘護工而言經濟負擔更低,同時醫療護理員隊伍更趨規范化、專業化?!?/p>
既能為患者解憂,又能為家屬“松綁”。蔣海波建議,可以學習借鑒福建等地成熟的管理運營制度,結合本地實際,與相關地方職能部門聯合出臺方案,在省人民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及五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醫院選取陪護需求較大的病房開展試點工作。同時,探索建立專項資金,降低財政、醫院、患者各方成本;加強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充實“無陪護”護理隊伍,努力做到讓群眾有“醫”靠、讓醫院有“醫”據、讓病人有“醫”托。
文章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轉載時標題、人物信息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