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民革寧夏區委會副主委徐勇一行赴統戰系統定點幫扶村——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漁光湖村調研駐村幫扶工作,實地了解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等工作,并看望慰問奮戰在一線的駐村工作隊員,送去民革組織的溫暖和關懷。
漁光湖村位于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屬國家“十二五”易地扶貧生態移民項目工程移民村,現有戶籍人口400戶1563人,2021年全部脫貧,村人均純收入9581元。近年來,在利通區產業政策扶持下,漁光湖村通過采取“黨支部+黨小組+合作社+農戶”黨群聯建的方式,統籌規劃籌建了400畝蔬菜溫棚種植基地,帶動群眾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
在實地調研設施溫棚扶貧產業后,徐勇強調,“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駐村工作隊要吃透政策精神,結合本村實際,多思考、多研究產業幫扶的新路子,積極與村“兩委”班子、群眾商議謀劃產業發展的思路,切實為群眾辦一些實事。要瞄準市場需求,在農業設施產業種、產、銷一體化上做文章,切實把脫貧成果提升好、富民產業發展好,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當了解到該村群眾系2016年6月從同心縣預旺鎮、王團鎮、田老莊鄉、張家源、窯山管委會等5個鄉鎮30個村搬遷過來,回族群眾占絕大多數,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走在全鎮全區前列的情況后,徐勇勉勵駐村干部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決落實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共寧夏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關于“三區建設”的戰略部署,準確把握加快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的著力點,樹牢“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五個認同”理念,鞏固提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成果,繼續把各項工作做深、做實、做細,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讓全區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在駐村工作隊生活場所,徐勇實地查看工作隊生活情況并詳細詢問存在的困難,對駐村干部積極轉換角色、舍小家為大家、投身鄉村振興的奉獻精神表達深深的敬意和問候,表示民革寧夏區委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駐村工作。同時希望駐村工作隊員繼續發揚前幾輪駐村工作隊的優良作風,全身心投入到駐村幫扶工作中,不斷加強對鄉村振興政策的深刻理解和精準把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的新征程上,發揚“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奮斗精神和“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實干精神,堅決扛起服務鄉村振興的重任,擼起袖子,沉下身子,甩開膀子,團結奮斗,真抓實干,傾力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真情干一番事業,真正促一方發展,真心惠一方百姓。
徐勇一行還實地察看了漁光湖及周邊生態環境保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