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更加復雜嚴峻的臺海形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共中央對臺決策部署,堅決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扎實推進祖統工作。
(一)夯實基礎研究,提高對臺工作水平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何報翔同志代表民革中央作《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的口頭發言,闡述民革堅定立場,引起海內外廣泛反響。針對民進黨當局的“臺獨”分裂行徑,在長期工作積累和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就“進一步做好當前形勢下對臺工作”向中共中央建言獻策,得到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報送涉臺提案4篇、社情民意66篇,獲得有關方面高度重視。聚焦涉臺法制建設、落實惠臺措施、兩岸社會融合發展等多個課題進行專題調研,并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多項涉臺專題研究,形成一系列成果。參加“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5周年座談會”“第三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等重要活動,交流研究成果,增進多方共識。多次召開臺灣問題專家研討會,編撰《臺情參考》《臺報摘要》等內刊資料,舉辦祖統工作線上講座,分析研判臺海形勢。
(二)深化理解認同,壯大反“獨”促統力量
與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政府等聯合主辦“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并作為“山西運城第31屆關公文化旅游節”指導單位,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主辦紀念昆侖關大捷80周年活動,推進“兩岸共修抗戰史”系列叢書第二部《長江與抗戰》的出版工作,增強兩岸同胞共同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主辦“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兩岸鄉村農田水利建設交流會”,持續深化兩岸基層民眾交流交往。繼續打造“團仔圓妞”文化品牌,在重慶設立線下主題體驗館。國慶前夕,以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名義向百余位海外知名僑領及港澳臺知名人士致信慰問,凝聚海外反“獨”促統力量。
(三)豐富形式內容,加深兩岸青年交流融合
務實開展兩岸青年交流工作,舉辦第六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征集作品11616件(套),較上一屆增長47%,華燦工場孵化器新增臺資企業9家。以“和平·創新·發展”為主題,與上海市委會、北京市委會共同舉辦“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暨‘兩岸青年創新大聯盟’2020年會”,團結認同“九二共識”的臺灣青年。推動“兩岸創新大聯盟”與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合作,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設立服務中心,幫助臺灣青年到民革黨員企業求職就業。依托網絡平臺舉辦“第27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兩岸青年云端連線交流互動,共同探討全球大變局下的兩岸關系。組織開展“臺灣杰出青年大陸產業知識技能講座”“臺灣新媒體新銳人才培訓”等線上活動。
(四)辦實事解困難,多措并舉服務在陸臺胞
積極聯系在陸臺胞,鞏固情誼,在《團結報》推出“臺胞在大陸”專欄,宣傳報道一批民革長期聯系的臺胞在大陸求學、就業、創業、生活的故事,呈現臺胞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心聲。舉辦“協助臺灣青年返京專題座談會”“臺青之友沙龍庚子中秋聯誼會”,與北京、四川等地民革組織共同開展“在陸臺胞同心活動”,與寧夏區委會共同組織開展“臺灣青年企業家寧夏行”活動。福建、湖北、廣西等省級組織積極幫扶臺資企業,上海、云南、甘肅等民革省級組織持續為在陸臺胞提供法律咨詢服務。